那条乘风破浪的中国船浏览数:105次
如果说一个国家就像一条船,从古到今,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千千万万条船,它们航行的目的但总归有这么几类船,或为征服,或为财富、或为自由,而唯独中国这条船,它载着友谊、和平与交流,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大远航船队,七万里海路,周游了三十多个国家,相当于绕地球三圈,这就郑和七次下西洋,与之同样是航海的哥伦布,为了财富开辟了新航线发现的新大陆,以至后来发生北美后来的屠杀、侵略与奴役,对比两者的使命,那到底在中国的这条船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让中国的海航队周游了三十个国家带去的只是友好与交流呢?这让外国很多历史学家感到令人匪夷所思。 其实这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实在难解,到了中国近现代一次又一次的危忘,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不乏志士仁人救亡图存,要说父辈记忆最深刻怕是那中国那三年自然灾害人们吃陶土、啃树皮,这些沉重的痛苦的经历没有在我们这群年轻人身上,但它以血脉的方式传承给我们后人了,正如郑和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海事业,他最后病逝都是死在自己开辟的航海路上的,这便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民族大义,使命担当从来不是仅仅用西方历史学家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的一套的学说就能判定我们是怎样的一个民族的。 1998年抗洪、2002年的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再到一步入2020年的新型肺炎,疫情由武汉向中国的省市蔓延,疫情发生最高峰的时候中国一天确诊15000例,但到疫情发生到2020年3月15日为止,在中国的这条大船上,发生了一件叫瘟疫的事情,短短的一个多月里,中国各个省市新增患者逐步清零,何以如此成效呢?这又是让西方各种学术专家匪夷所思的地方,他们不理解的是国家领导的一声令下中国人就可以足不出户、他们不理解每每大灾大难前中国人会主动捐财捐物,更加不理解中国12天可以完成雷神山的建设、验收、使用,西方有泰斗级别的专家早些年就评价道中国,中国的政治文化独树一帜,见人之所未见。 无论中国经历怎样的改革、变化,我们这个民族人格认同感与郑和七次下西洋那份感情是一样的,这是我们的文化所决定的,中国的命运多舛,即使改革的过程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仅仅是党的领导人就是因为一声令下我们就足不出户吗?不是的。是普遍地潜藏在于我们中国人对我们光辉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情感认同,中国人可以承认自己挨打落后,但扑不灭的是那股永远不服输、不气馁、坚韧不拔、抛头颅洒热血的挥洒青春的劲。 建国后怕再受人欺负,独立自主的研发完成了“两弹一星一潜艇”,记得中国第一次阅兵的时候用的坦克还都是靠缴获美国、苏联的,面临技术封锁,临危受命的接到研发坦克任务是一位战斗英雄,而这位英雄却是个残疾人,就是他带着中国直接跳过二代坦克直接研究第三代坦克,他就是中国的三代总设计师独臂神师祝榆生,类似这样的人物英雄建国后还少吗?这不是让你回忆这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而是这是我们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真实的经历故事,难道,我们该忘记自己家族故事吗?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喜欢喜,中国这条大船迎接来了自己的新风景,西方有文化学者非常有兴趣的想解释我们中国人何以如此,便用各种精神分析法来分析我们中国人,当发现文化心理学派已经无法解释那个无法言说的秘密,他们翻遍中国的诸子百家经典、研究儒家完与道家后,依然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也许他们该把研究方向放在当本我与集体发生矛盾时,中国人何以选择了集体而牺牲了自我。好比中国的退伍军人,一定是若有召,战必回! 截止截稿为止,中国疫情得到控制,而接下来中国会帮助更多的国家排解疫情的困扰,相信中国这条大船它一定可以变成一条结结实实的航母,因为我们一定记得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应该更多的是交流、和平与合作,祝愿这条大船它越来越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